在当今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时代潮流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施加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自从有教师以来,教师就一直接受来自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而学校的评价又是众多评价中最为重要和最直观的方式。学校的教师考评是衡量教师思想品德,工作状况、教学与科研能力及成果的必要手段,是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为教师的评先、晋级晋职提供依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颁布之后,高职教师评价考核工作正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形式为绩效评估以“计量”代替考评。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跨越,高职教师考核也成为教育考核研究的重要方向,我院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探索高职教师业务评价体系,近些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完善教师业务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越发重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师业务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学院客观分析自身内涵建设情况,逐渐完善教师业务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的教师业务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我院办学目标。教师在实现预定绩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学院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第一手数据,有利于学校调整相关办学指标,从而保证学校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完善的教师业务评价体系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改善教师行为,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对教师实行绩效管理,能够使教师在实现绩效的过程中受到相应挑战、得到一定的承认和取得预期成就的感觉;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改进工作绩效,顺利实现职业发展规划,推动教师事业进一步发展。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也都会更进一步。
二、遵循科学的考核评价原则,提高职教水平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在建立教师业务评价体系过程中遵循科学的考核评价原则,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严格遵循“六性两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性原则,教师考核指标及权重体系的设置和考核标准的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体现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力求明确具体易于操作;法规性原则,考核方案要符合《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要求,在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性原则,考核要从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和教师担负的任务出发,进行全面分析。注重考核标准的全面性,以及考核过程中的收集资料信息的全面性,然后再进行分析、归纳,作出恰当的评价;注重实绩的原则,即对教师的考核要突出教师本职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即对教师的考核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考核的目的和考核标准,对教师作出实事求是的考核和评价;严格奖惩的原则,教师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学年结束,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有关规定,以学年考核结果根据量化结果排出名次,分别按技术人员考核年度.干部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的等级比例要求依次确定各等级人员。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考核工作应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形成性考核,系统积累考核资料,并在根据形成性结果做好教师的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实施结果性考核,以提高考核工作的实效性;坚持三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师考核的程序要按照教师自我评价,考核组织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审定逐步进行。
三、结合高职教师职业特点,重构评价指标体系
学院针对专任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特点,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所涉及教师的工作考评的要求,重构评价指标体系,将教师工作量得绩效指标分为3级指标,以及对每个指标都设计一定的权重。权重愈大,相对重要性就愈大,反之亦然。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校内服务能力。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6个(见表1)。教师评价体系中每个指标的选定都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对教师的要求制定,结合学院教师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在评价体系的制定过程中,评价指标元素的权重设计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指标权重设计采用的方法有指标排序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排序法确定一级、二级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层次上的两两因素成指标的比较判断法,来确定每个层次中各个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的评价2012年我院有10名教师晋升讲师职称,2名教师被推荐参加省级教学能手奖的评选,5名教师获得参加省级第一届教学管理质量奖评选资格,10名教师获得院级“优秀教师”称号,以及数名教师获得不同类型的省级教师培训机会。
表1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
教 学 工 作 能 力 A1 |
教学数量B1 |
专业课程C1 |
公共课程C2 |
|||
教学质量B2 |
学生评价C3 |
||
同行评价C4 |
|||
专家评价C5 |
|||
教学获奖C6 |
|||
师德考评B3 |
学生评价C7 |
||
同行评价C8 |
|||
领导评价C9 |
|||
兼职工作B4 |
行政C10 |
||
工会C11 |
|||
社会兼职C12 |
|||
科 研 能 力 A2 |
科研项目B5 |
国家级C13 |
|
省部级C14 |
|||
校级研究项目C15 |
|||
论文B6 |
国际知名检索系统C16 |
||
国内核心期刊C17 |
|||
省级学术期刊C18 |
|||
院级学术期刊C19 |
|||
获奖B7 |
国家级C20 |
||
省部级C21 |
|||
市厅级C22 |
|||
院级C23 |
|||
教材建设B8 |
全国统编C24 |
||
自编教材C25 |
|||
校 内 服 务 能 力 A3 |
课程建设B9 |
国家级精品课C26 |
|
省级精品课C27 |
|||
院级精品课C28 |
|||
实习实训建设B10 |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C29 |
||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C30 |
|||
教研教改活动B11 |
教研教改活动、C31 |
||
指导青年教师C32 |
|||
学生培养B12 |
学生活动指导C33 |
||
学生竞赛指导C34 |
|||
学生创业指导C35 |
|||
学生就业指导C36 |
|||
社会 服务 能力 A4 |
企业培训B13 |
|
|
技能鉴定B14 |
四、评价体系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固定的标准和教师个体的差异性没法协调;教师过去的成绩与与时俱进的高职教师新要求新标准步伐不统一;学院教师的现实能力与理想教师水平有差异等,这些都是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影响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在现实工作中起到的效用。
要想使教师评价体系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我们得认清教师的评价不仅仅是以固定的标准框对过去成绩的评定,更是为教师个人未来发展以及素质提升为主要目的的。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要以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对教师考核。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强调以学论教,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
在我院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已经成为提升我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催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对高职专任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对我院教师的进行公开、公平、科学、高校的评价,才能让教师正确对待评价,不断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才能让教师提高成就意识和合理的竞争意识,从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树立绩效管理思想,形成尊重成就、追求成就的风尚,促进他们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提高我院职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