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吴同学之前的经历进行了梳理,逐一分析。不同成长时期所造成的心理创伤,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来化解,构建“贯通式”心理育人体系,利用人文关怀的方式,鼓励小吴,并发动班级同学帮助小吴,让小吴放下负担,重拾信心。通过专业人士、家庭成员和学校的合力来帮助小吴走出心理阴影。
小吴遇到心理问题后第一时间找到辅导员倾诉,说明辅导员已经与学生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在接收到小吴的求助后,为进一步了解小吴内心更深处的想法,我利用合理情绪疗法、纳承诺疗法(ACT)等措施,再运用合适的心理知识和谈话技巧,引导小吴客观、全面的剖析自我并分析家庭环境,勇敢地回望过去,释放积压已久的情绪,这样,便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家庭和校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两大环境,辅导员作为枢纽要做好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根据他的家庭情况,我们要选择最合适的家长进行沟通,综合考虑后与小吴的母亲进行交流。在告知基本情况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家长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但家长对病症的起因和学生心理以及表现并不了解,所以作为辅导员的我对家长做好了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且提出合理恰当的建议,随后与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关要求,通过“学校-学生-家庭”三方面同时入手,做好沟通、记录和反馈。
辅导员在处理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时,不能只单单依赖心理健康中心和家长,班级融入和朋辈交流也是特殊群体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班级里我选定1-2名同学对小吴进行协同关注,对有效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便于工作开展。通过同学关心与帮助,让小吴重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融入到集体中,走出之前校园欺凌的阴影。
对于小吴此类特殊群体学生,要第一时间建立档案,了解其家庭情况,既往病史。对我们了解问题根源、赢得学生信任有很大帮助。通过三个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机制,第一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联防制度。借助大学生健康心理中心咨询部门、辅导员、心理委员、宿舍舍长等人员,施行心理危机随发随报,完善四级心理联防制度。第二建立“整体联动”的精准研判和监督制度,将每周的心理主题班团课与心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两大重要抓手,针对异常学生进行精准研判,做到一人一策的帮扶机制。同时结合“贯通式”心理健康育人工作系统跟踪观察,针对往期的案例实施“一案一清”的制度。第三建立“1+4”制度,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院、家庭、社会、心理机构为依托,建立四维协调的长效机制。